【英语课堂教学用语】《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意思的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研究》结题报告

时间:2019-09-19  来源:背景特效  阅读:

一、课题提出:研究背景、研究意义


(一)进行《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意思的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研究》源于对区级课题研究的思考。
我们英语组的区级课题《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对话策略的研究》已于2011.9正式启动。在课题组长的带领下,我们的课题如火如荼地开展着。课题组对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围绕有效对话的内容进行梳理,将文本中的话题分为三类:符合学生生活的对话情景、高于学生生活的对话情景和脱离学生生活的对话情景。通过参加一次次的教研活动,外出学习交流活动,听专家讲座等方式,我收获了很多,同时,也伴随着深入思考,除了联系学生生活的交流方式更加真实,让学生容易接受,学生也学得轻松外,我们还有很多方式,改变师生机械互动的方式,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有意思。
(二)进行《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意思的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研究》源于对现状的分析。
我校属于农村小学,学生们大多是外来务工子女,父母受教育程度低,无能力指导孩子学英语,父母常年奔波在外,或者一天中只能在晚上见一面等,他们的生活大多由老人料理,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低。虽然新课改唱响十几年,但是课堂中师生的互动仍然存在以下方面的偏差:1、师生互动的形式多以机械互动居多,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,而生生互动比较少。2、教学内容偏颇,多为认知互动,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,缺少“心灵”的碰撞。3、深度不够,多浅层互动,少深层互动。4、课堂中的学生大多在等待,没有思考的习惯,有时互动难以进行,课堂教学缺少生命活力,基于存在于师生互动方面的现实问题,研究有意思的“师生互动”方面的策略势在必行。
(三)进行《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意思的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研究》源于对学生发展方面的考虑。
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,我们知道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,在教学中从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发展学生的思维,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。教学过程不再是单向的传输过程,除了传统的“教师问,学生答”,课堂上还可以“学生问,教师答”等。不论是哪种方式,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师生都处在积极地参与互动状态,共同提高,让英语课堂变得更有意思。考虑到三、四年级是英语的起始阶段,词汇量、语言输入量有限,所以我的课题研究对象为小学高年级。


二、概念界定


互动:即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,存在于物与物之间、人与人之间、人与物(环境)之间。
师生互动:指在课堂教学中,师生平等的沟通交流,从而相互促进和启发,教学相长。
有意思的师生互动:在一定的情景中,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,赋予互动内容一定的意义,变机械互动为意义互动,从而在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。


三、研究目标


1、通过研究,激活了师生互动的意识,尤其是激发了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,巩固了基础,学到了方法,提升了学习英语的能力。
2、通过研究,优化课堂教学氛围,改变师生传统的交流方式,通过有意思的“师生互动”,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,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,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。
3、通过研究,探索适合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意思的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。


四、 研究内容


1. 有意思的“师生互动”的内容的研究。
以教材为载体,挖掘教材,提高教师解读教材和学生的能力。纵观五六年级的教材,有与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,如5AU1 The first day of school,U3 At a Music lesson, U7After school;5BU1 A new term,U6 A PE lesson,U9The English club;有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,如5AU6Doing housework,U3hobbies,U7A busy day, U8At the weekends; 6AU1 Public signs, U2Ben’s birthday, U3 It was there,U6Holidays;6BU3Asking the way, U5the seasons,U6Planning for the weekend,U7A letter to a penfriend,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素材,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材料,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内容和意义的“师生互动”进行无缝对接。
2、有意思的“师生互动”的方式的研究。 打破对话的单向和封闭,倡导平等和开放的互动形式,通过尝试不同的“师生互动”方式,探索有意思的“师生互动”方式的策略。
3、有意思的“师生互动”的评价的研究。我们将采取师评、生评和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,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总结归纳出有意思的“师生互动”的方式。


五、 研究方法


1实验研究法:开展教学研究活动,听课中,根据设计表格,分类关注不同的点,课后进行评课活动。
2文献资料法: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,及时分析、整理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基础。
3问卷调查法:调查孩子们在与教师互动活动中的感受,以及提出改进意见。
4经验总结法:在教学实践中,不断探索和反思,及时总结教学后记,撰写经验论文、案例等。
六、 研究过程:具体举措,简明扼要;
(一) 准备阶段(2013.9-2013.10)
第一步:积极参与区级课题研究,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,成立子课题研究,完成“个人课题”的方案。
第二步:利用课题组活动时间,参阅大量的课堂教学杂志,还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系统学习《新课程标准》、《课堂教学论》等,同时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,并进行学习心得交流与相关的学术沙龙。
(二) 实施阶段(2013.10-2014.4)
1继续进行理论学习。
2通过调查研究,了解目前高年级英语课堂“师生互动”的现状。
3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,总结反思,撰写相关论文或者案例等。
(三) 总结阶段(2014.4-2014.6)
1搜集并核实各类资料,并与教研组成员讨论研究结果,把上述有关资料进行整理。
2撰写总结报告,与其他教研组成员一起回顾本课题研究情况,然后撰写课题总结报告。
3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。


七、 研究成效:


1促进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。
利用一月两次的集体备课和月月反思,组员一丝不苟地讨论着,笔者也受益匪浅。在集体备课讨论时间,我们重在构思相应的教学游戏活动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设计,结合课题内容,我们同样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,不仅注重教师的教,还注重过程,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交流,我们思考如何交流更有效,更有意思,彰显我们英语课的特点。课后反思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了没有?学生收获了没有?学生乐于学了吗?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了吗?
紧紧围绕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和参与的积极性,着力于跟学生进行有意思的问答互动,把活动与教学联系起来。期间,教研组成员还共同探讨,畅所欲言,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认真评议。除了上好公开课教学课以便共同研讨提高的同时,还开展了随堂课教学工作,相比较而言,听随堂课更有利于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原始动态和存在的问题,更有利于互相切磋,互相提高。在此过程中,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。
2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。
如今的课堂,我们创设了真实、有效的情境,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,创造“有意思”的英语课堂,所以,师生互动、生生互动,此起彼伏。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交流活动,从词到句再到语段输出,他们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,可以看出,他们对英语这门学科不再害怕,而是充满了期待,真正爱上了这门学科。一次次的交流中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生活、对朋友、对家人、对自然及身边一切事物的热爱,真正体现我们教师的“育人”作用,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语言,语言习得非常有意思,除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外,还多了几分“味”。
3四种典型,促成有意思的“师生问答”。
(1) 借用学习经验,挖掘师生问答的起始点
学生是发展中的人,教师应该尊重他们原有的认知基础和能力,让他们基于各自的学习经验,走向有意思的师生问答,在这两者间架设一座桥梁。教师会提出开放性的问题,自然激活学生原有知识,为师生问答提供了平台,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。我们尝试由教师提问变成学生获取信息并积极提问,这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,让师生问答也自然开始。
(2)嫁接公益广告,捕捉师生问答的促发点
《英语课程标准》指出:“英语课程的学习,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,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,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;又是他们磨砺意志、陶冶情操、拓展视野、丰富生活经历、开发思维能力、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。”如果一节英语课中师生问答都是机械性地对话,那么这是一节纯知识课,它缺少的是意义交流,反之,采用多样的方式,如:在适当的时候放一段公益广告,则会让师生问答充满趣味、思考和情感。
(3)增加互动形式,刺激师生问答的兴奋点
纯粹地“教师问,学生答”、“学生问,教师答”的英语课堂是机械的课堂,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课堂。然而笔者认为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,是处处皆有惊喜的灵动课堂,我们可以插入“头脑风暴”的游戏,适时地追问,有效采用小组学习,集大家的智慧,让学生的神经系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,从而师生问答显得不拘谨,更有效率。
① 头脑风暴,激活现有思维的导图
《英语课程标准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采用活动途径,倡导体验参与。“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,通过感知、体验、实践、参与和合作等方式,实践任务的目标,感受成功。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,采用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形式,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促发学生的兴奋点,又能建构新的思维导图。“头脑风暴法”是由美国被誉为“创造学之父”的A奥斯本提出的,它是一种让所有参与者在愉快、畅所欲言的气氛中交换观点,并诱发集体智慧、激发学习者创意与灵感的学习方法。
②适时追问,丰富话轮转换的语言
③小组学习,互补语言学习的空白
小学英语《新课程标准》中提倡,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,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。小组学习是以学生小组为基本形式,以教学目标为导向,通过互动合作的形式,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活动。
知识建构论认为:“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,一方面离不开个人主体的活动,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主体交往。从根本上讲,人的知识是社会生活中不同主体之间建构的产物”。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,学生之间相互启发,把双方的想法清晰化和条理化,并用英语表达出来,弥补个人局限性思维的不足,能够补充新的知识和内容。由不知到知,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,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,有利于与教师的输入达到最佳匹配,也不难看出,教师的话语权逐渐转向学生,发挥他们的潜质,学生成为了课堂中的主角。
(4)改编趣味故事,提升师生问答的拓展点
这种拓展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,提升了师生问答的宽度。
以上四种典型只是笔者研究的有意思的问答的阶段性成果,只要继续前行,还会有更多的收获。
4深化了课题研究者的思想,提高了教师的英语素养与理论水平。
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,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,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。笔者大胆实践,勤于探索,积极总结,两篇论文分别获得省二、三等奖,一篇论文获得市二等奖,区一等奖,还有一节区公开课和两节校级公开课,以及教学案例、随笔、笔记数篇。
八、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
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,我们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和成绩,但是由于研究时间不长,所以一些方面可能考虑的还不到位,可能还有些零碎,但是我想结题不是终,我会继续研究,把每一个任务组合成一个很大的,很好的,科学的任务链,争取发现更多的师生有意思问答的方式,让我们的英语课堂焕然一新。

【英语课堂教学用语】《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意思的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研究》结题报告

http://m.bbyears.com/wangyetexiao/68670.html

推荐访问:英语课堂教学反思简短 英语课堂教学方法
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
本类排行 本类最新